手机 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广州某中学一高三班级八成男生因学习紧张,用手机看黄色信息解压。按“1900元罚款事件”来对照,这一群男生罚下来,得多少钱啊……
初一男生小翔在短短的30分钟内,手机“嘟嘟”的短信声响了大约60次,平均每分钟两次。小翔骄傲地向记者提供了他的最高纪录----每天发300多条短信。记者发现他的短信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同学间的感情问题,二是港台的娱乐“星闻”。而关于学习方面的,只有一条: “数学第三题选C!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逐渐从一种奢侈品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通信工具。手机的消费群越来越广,校园正在成为手机消费的巨大市场,中学生中的“手机一族”越来越多。虽然多数学校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但是校规校纪并不能降低孩子们对现代通信工具的热情。
学生能用手机吗?家长说无奈,孩子说必须,老师说管不了。
手机,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现象一: 迷恋手机游戏
小刚是我市某中学初二的学生,他就是因为玩手机上瘾,以致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无心听讲,无心念书,父母
小刚对记者说,以前自己都是在家玩电脑,但现在父母看得紧,把电脑设了密码,上网不方便,去网吧又怕被老师抓到,于是就让父母给自己买了部手机。自从配了手机后,小刚就开始玩手机里面的小游戏,时间久了,就迷恋上了手机游戏,而且经常用手机上网并下载新游戏。小刚说他们班很多同学都在上课时玩手机游戏,而且很少被老师发现,下课后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当乐”、“捉鱼”、“玩客上新”等网站出了什么好玩的新游戏。他还说自己现在不管睡觉、上厕所、上课,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想拿出手机来玩。
据了解,小刚班上的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有手机或小灵通,其中一些同学用的还是 高档智能手机,既可以听音乐、拍照,还能上网玩游戏,像小刚这样玩手机游戏上瘾的学生大有人在。一位学生对记者说,他有个同学以前都是去网吧打游戏,后来买了手机后,就整天在课堂上上网打游戏,每月只此项费用就要40多元。还有位学生说有了手机可以下载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再不必担心像以前那样在电脑上玩游戏被父母训斥,自己躲在房间里把门一关,家长根本不知道。
现象二: 利用手机作弊
由于手机具有方便、快捷的功能,所以许多学生把它作为考试作弊的工具。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近三成中学生都承认自己曾在考试时通过手机短信作弊。
记者昨日在我市某中学的校门口听到一些学生在议论刚结束的抽查考试,让记者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非在讨论考题的难易程度和答题情况,而是在讨论考试中是否运用了手机进行“交流”。其中一名同学对记者说,考试当中同学之间互发手机短信作弊,目前在中学校园内已不算稀奇。他说,多数同学都有手机,平时做作业都利用手机短信,更不用说考试了。
随后记者到我市另一所中学进行采访,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学校每次月考时,都会有学生使用手机作弊。据了解,中学生作弊一般都先由成绩好的学生答完考题,再把答案以短信方式转发到成绩差的学生手机上;也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用短信向成绩好的学生索要答案,成绩好的学生再将答案转发过去。
现象三: 用手机看黄色信息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孩子的手机上有一些黄色图片,经盘问后得知是班里同学给他发的彩信。这位家长说本以为买个手机方便与孩子联系,谁知他们却用来看黄色信息,他又生气又担心。一位中学生还透露,班上八成的男生手机里都藏有黄色片子、短信、图片。这些男生在课间互相传阅,有的甚至在上课时偷看。
记者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随机查看了几个中学生的手机,发现有部分学生的手机墙纸上出现了明星的三点式泳装照片,还有部分学生的手机上下载了含有色情内容的小电影。一位学生这样说,这些照片和电影都是通过手机网站下载的,他们只是贪图新奇好玩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想法。记者问: “万一这些信息被家长发现了,会不会挨骂?”这位学生说: “我不让父母看我的手机,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而且这样的信息不会保存太久,有了新的就删了。现在的中学生哪还那么保守啊,下载些这样的信息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象四: 影响学习 助长早恋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课间10分钟内也有许多学生在走廊里打电话。学生小王说: “现在上课发短信的很多,老师一个转身就可以发一条,动作熟练的同学甚至不用看手机,看着黑板也能发。”
一位同学对记者说用手机谈情说爱,既方便又快捷,这叫紧跟时代的步伐。
另一所中学的寄宿生小李说: “别说白天了,就是晚上,那些谈恋爱的也不消停。晚上都熄灯了,还在跟女朋友通话,有时凌晨三四点也打电话,少则一小时,多则几小时,弄得我们也睡不好。”
记者采访到一位正在热恋的中学生,他告诉记者,他上课经常给女朋友发短信, 隔一会就要发一条,不然他女朋友会怪他没有想她。
家长: 孩子难管 令人头疼
手机作为信息化社会的通信工具,确实为家长、学生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中学生使用手机又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学生到底应不应该使用手机呢?
学生
另一位
学生
不少家长反映,虽然孩子都有手机,但半个月都难得收到孩子的一条短信。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近五成的家长表示,买手机不是出于家长的本意,而是孩子吵闹着非要买。
老师: 坚决反对学生使用手机
我市某中学班主
另一所中学的
一位女教师告诉记者,虽然班级早有规定上课不能玩手机,但个别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不遵守班规,没收了他们的手机有的家长还不愿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教师不赞成学生使用手机,同时认为限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只靠学校加强管理不行,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专家: 不宜过早使用手机
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
我市某医院的韩医生认为,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免疫系统也较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与手机辐射带来的危害相比,手机作用的“异化”所带来的中学生“手机依赖”,特别是“短信依赖”则更不容忽视。
■后记
短信成为中学生的“自治区”,这或多或少体现了信息时代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中学生出于自身安全或者联络的方便快捷,拥有手机,发送短信,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能明令禁止。但是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收发许多无聊的短信上,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中学生也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大量的手机辐射,和许多未经过滤的“另类信息”的诱惑,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一种阻碍。手机,给孩子究竟带来了什么?这恐怕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文章来源:河南省教育网 www.haedu.cn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