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上到孩子的心坎上
——四上《赤壁赋》有感
manbetx电脑端钟群
因为参加全国第三届“四方杯”赛课,我总共上了四次《赤壁赋》,第一次在本班上,第二次借班上课,第三次异校授课,第四次赴京参赛,有得有失,感慨颇多。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的一篇文言名篇,是宋代著名大文豪苏轼“赤壁三叹”之一,不仅将自然之美写得淋漓尽致,而且交融着苏轼复杂的情感,蕴含着苏轼深刻的人生智慧,向来被视为“硬骨头”。要在一节课之内把它上完上好,难度可想而知。但因为只能在第二册与第四册中选课,我对苏轼又情有独钟,因此选择迎难而上,挑战自我。
在上第一次课之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不仅自己反复吟诵,而且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可以说,对文章的理解已经非常深刻了,但是,正因如此,反倒手足无措了,因为可讲的太多,反而不知讲什么,又请教了好几位老师,修改了五六次教案。最后考虑到“情、景、理的统一”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因此打算由它拎起全文,全面地把握文章,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教学手段则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在学生自由朗读后设计了“读了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的问题,打算根据学生作答情况因势利导,鉴赏课文的美景、浓情、深理,心里还有些得意,觉得非常迎合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是在自己的班上上,学生听说有老师听课非常兴奋,但是那节课上得却非常糟糕。学生虽然极力想配合,但是却说不出什么,抽几个学生也是东一榔头西一锤,探讨根本无法深入。好不容易有学生谈到“旷达闲适”,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所找到的地方却是苏轼消极思想流露之处。我先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后来看学生完全跟不上,只好自己连拉带拽将课给草草结束。这课当然上得失败,沮丧之后还是得面对。多年的教学经历已经让我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为什么我给了学生舞台,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却谈不出来呢?为什么让我自己感到愉悦和震撼的文章学生却没有触动呢?我私下里给好些个学生交流,学生的话更让我难受了,“哦,是这个意思啊!我根本就没懂。”“这几句我会翻译,可我不知道苏轼想说什么?”看来,问题非常清楚了,那就是我虽然在课前给学生发了背景资料、翻译材料,也解读了几处学生没懂的文句,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是非常表层的,他们尽管知道了语句的翻译,但文章讲什么根本不清楚。
痛苦了几日,我决定做回我自己,我不要去迎合什么理念,我只要上一堂与学生有交流,学生有所得的课,不管它是新还是旧。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学生他们已经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什么是他们有兴趣的,感到困难的。第二次的课我作了三个大的调整:一是基于学生对苏轼“旷达”的符号化理解以及文章语言的美通过朗读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感知两点考虑,将教学目标调整为“阅读《赤壁赋》走进苏轼”,通过文章的解读理解苏轼;二是在深入品鉴课文之前先老老实实完成整体感知,以“你感到苏轼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梳理出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借此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让学生首先知道文章讲什么;三是以“为何而乐?为何而哀?”一个问题深入解读文章,学生容易把握的地方我不讲,只抓住几个关键语句重点研讨,深入分析。对这次教学设计的调整我心里实在没有把握,这种课会不会让评委老师觉得老套平常呢?整体感知然后深入研析,虽然研析有一些深度但对文句的盘旋会不会太多。我对评委的口味实在是没有把握。但是借班上课的情况出奇的好,能明显地感到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最初只是一种礼貌的跟随,当在平常的语句里解读出深意,学生就开始跃跃欲试了,后来谈到苏轼“儒释道”思想的统一时竟然有学生争相举手、侃侃而谈,只是在临下课时,评价这种复杂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时,因为时间不足,学生的发言不够充分,留下一点遗憾。但这节课总体而言带给了我莫大的喜悦,它让我在第一次失败后重新找到了上课的感觉,紧接着我又在另一所学校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的老师献课,我再次上了《赤壁赋》,虽然那个班的学生预习情况不够理想,但完成情况依然很棒,听课的老师也赞誉有加。于是我决心就带这一节平常课上京参赛,不管北京的专家会是怎样的评课理念。
在北京的赛课非常紧张。上午先是听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
但当今天我来回顾这一段参赛的经历时,却获得了新的感受,虽然北京参赛的结果有些苦涩,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次赛课之所以失败不正是因为没有将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他们上过这篇课文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不信任外地的老师也是正常的,那我为什么不在参赛之前做好对当地学情的调查了解呢?为什么不做好各类学生的应对准备而想当然认为公开课学生就一定会配合呢?课不是上给评委老师看的,也不是为了迎合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更不是有一套优秀的教学设计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是上给学生的,而学生是变化的,学生的层次、需要甚至情绪也是变化的,如果只是以老师的一厢情愿去上课,而不是真正了解到学生知识储备、心理需要、情绪状态,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地拨动学生的心弦,真正地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大的增长,而这课就是失败的。我们的课应该上到孩子的心坎上,虽然这不可能完全做到,但它应该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约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