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的清明节刚刚过去,我想借此机会就清明节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与大家进行交流。
在中国的许多民族中,都有清明过节的传统习俗。中国民间自古有在清明时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纪念和娱乐活动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到纪念馆、烈士墓前开展扫墓活动,悼念先烈英灵。但从传统意义上讲,清明节完全是凭藉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虔诚和敬意。因此,它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
从今年开始,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些好像同现代生活无关,而且曾一度被拒弃、被忽视的传统节日被列为国定节假日,届时全国放假过节。传统节日获得国定节假日的地位,成为国家的、正式的节日,就意味着政府将以国家力量来确保这些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确保其是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
从表面上看,国家为了满足劳动者休闲渡假,提高生活质量,也为了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发展经济,从而对法定假日进行调整。其实,这种调整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这是因为,节日具有多重社会功能,特别是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功能。它可以凝聚集体的价值认同,传递民族的文化基因。清明的感念先人、端午的崇正辟邪、中秋的亲睦家人等价值观念,才是这些节日的真实内涵,而与节日相联系的所有习俗,包括物品和活动,都只是使价值观得以被感受的载体。所以,如果我们剥离了节日所象征的价值观,节日就失去了灵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民众对生活的要求开始由生活水平的提高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转变。物质满足的同时,更渴望增加精神含量。今天,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感恩、责任、使命等价值观和理念得以凸显、得以强化,而且在不断升华和超越。
清明传统习俗中折射出的价值理念是:人们对现世生活的专注,对家庭的尊崇,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而这种基于个人立场的尊崇和感恩,完全可以转化为对一切有贡献于民族和国家的先贤先烈的追思和祭奠。
正因为如此,清明节终于获得国定节假日的地位。这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归,更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拯救”,而是我们对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尊重认同。中国人民能够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充分展现其当代意义,恰恰是我国综合国力中文化力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恒久主题和重要环节。
这就是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成为国定节假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