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四川新课改高峰论坛系列报道之
2010年11月22日下午,作为我省新课改启动以来第一次“试水”,成都市树德中学“卓越人生”校本选修课正式开课,该校数千名师生聚集在宁夏校区体育馆中,聆听由树德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带来的“卓越人生”讲坛第一课。之后,该校又邀请了杰出校友国际象棋大师、80后企业家龚晓思在光华校区进行第二讲。优秀校友的人生故事为学生坚定不移的奋斗与追求、成长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去年是四川新课改的第一年,树德中学率先开设了近40门校本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名为“卓越人生”的选修课开设的“卓越人生讲坛”,邀请优秀校友、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文化名流等为学生进行讲座,在师生及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
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成都市树德中学实施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该校校长陈东永认为,校本课程建设要植根学校文化,努力建设出关注学习与实践、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道德体验的校本课程图谱;还要注重卓越人才的培养,形成宽素养与强创造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级整合模式打造精品课程
据了解,树德中学在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建设体现学校文化价值与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课程,形成颇具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建立系统的校本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既充满生活情趣、又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优秀学子。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该校主要采用三级整合模式——
一级整合是校内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比如《桥牌与思维训练》课程的指导教师王丹,本身就曾经是四川省桥牌代表队成员,她的女儿周小天曾夺得2006年四川省高
考理科状元。校长助理李红鸣说:“由王丹老师开设《桥牌与思维训练》课程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级整合是高校专家教授教育资源的整合,记者在授课老师的名单中看到,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廖显威教授也在树德中学为中学生们开课。“我们和四川师大签订了合作协议,使学生不出校园就可以聆听大学教授的讲座。”李红鸣这样介绍。
三级整合是优秀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该校将邀请学生家长、杰出校友、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优秀社会人士等到校讲课,为学生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体验。
完善开发途径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树德中学副校长毛道生介绍说,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建设中,该校注重发挥发展研究室、教务处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核心作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坚持两途径,三阶段三回合模式——
两途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途径。自上而下的途径就是“组织化的系统性方法”,注重学科内容的校本课程化;自下而上的途径是“非组织化的、经验性方法”,注重从学生的素材与需求中提炼出课程内容或为此设置出课程内容,以形成校本课程。实际的课程开
发需要交织两种途径,在开发环节上形成三阶段三回合。
三阶段三回合:就是第一阶段第一回合由备课组(或教研组)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校年级实际,合作研究需要开设的课程。第二阶段第二回合再由备课组进行讨论,取舍或调适第一阶段预设的课程,研讨课程核心内容与课程亮点,交出课程初稿或蓝本,由课程领导小组确定是否开设本课程,并下发《校本课程开设通知单》。第三阶段第三回合就是备课组(或教研组)合作研究草拟的校本课程,形成物化的校本课程。
注目学校文化建设卓越的校本课程
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介绍说,在现今的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与学校“树德广才”教育思想的紧密联系,注意与“为培养未来社会的领军人物和领袖人物打下最坚实的基础”的学生培养目标紧密联系,注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用体系性的课程建设思想来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树德中学作为国内一流高中的学校定位,该校设计出了“卓越人生”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包含:学习力课程、实践力课程、创新力课程、领袖力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图谱。
学习力课程:包括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对教材内容的深化与理解;视野的开阔,主要是学科的延伸与拓
展、学科方法等专题讲座与探讨。主要开设的课程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心理学高级班、诗歌社、桥牌与思维训练、化学与生活、生活中的哲学等。
实践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充分体现学校的“树德”文化,努力培养情智和谐,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学生。如民乐合奏、环境地图制作、简易机器人制作、烹饪基础、开心苗圃、24式太极拳、民族舞训练课、油画风景、版画木刻等。这样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一体。
创新力课程:积极培养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创造才能做好奠基工程。形成的校本课程有:学科竞赛、
探究性实验、创新作文、创新人才思维品质讲座等。
领袖力课程:培养杰出人才的课程,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担当,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增强学生领袖素养。如学生模拟联合国活动;培养领袖人才素质的系列工程(卓越人生树德讲坛——领袖人才报告、领袖学生论坛未来领袖人才自我发展设计)。
“我们这样设置课程,发挥了学校文化的引领性,用学校文化来统领课程文化;关注了课程的历史性,坚持了学校课程的层次性,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也结合了学校卓越办学成果的实际,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品质,不断引领学校课程建设。”陈东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