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历史源流
老师们,同学们:
我是历史组何其敏,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的历史源流》。
在传统社会里,端午是和中秋、春节并列的三大节日。如果说中秋是属于月亮的节日,端午则与太阳息息相关。它起源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在中国最早使用的分一年为十个月的历法里,端午节和夏至是同一天。一年中夏至这天白昼最长,阳气最盛,而阴气最弱。为调和阴阳不生灾害,先民们在这一天祭祀象征阴的大地,祭祀物也都属于阴性,所以端午的习俗多与水有关。由于此时季节转换,虫蛇等动物也开始活跃,人们易生各种疾病,所以祓除秽气、祛避瘟疫就成了端午的主题。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悬挂艾草菖蒲,人们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用百草煎水洗澡以保健康。端午闪烁着中国人的生命智慧。
拨开历史的迷雾,端午同时还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华夏先民以龙为图腾,每年雨水初盛的仲夏前后,人们便划着龙形木舟在水面充渡游戏,以取悦于图腾之神,又把各种食物装之于竹筒,投诸水中,以备图腾之神享用。舟上之人精神昂扬齐心协力,水边之人夹岸欢腾鼓舞士气。端午既愉悦了神,也振奋着人的精神,增进人的和睦团结。
端午含义的再一次演变是在春秋之后。楚大夫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沉在汨罗江,用生命坚守道义,殉道文化。屈原之死年复一年地洗刷着国人的情怀,于是端午又增加了对崇高人格和崇高气节的弘扬,从天文节日转变为人文节日。
关爱生命、激扬精神、心系家國,端午的内涵丰富又多元,演化出的各种民俗更充满各地的地域特色,各种不同年纪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各取所需,获得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洗礼。端午文化的不断发展,勾勒出的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源流积淀和千年未竭的勃勃生机。在世界日益趋同的今天,文化是我们彼此相认的徽记。人心即是传统,保护不如继承,只要这片土地上人心不改,中华自会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