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做更好的自己
---有感于2013哈佛大学领袖峰会
高2011级2班 罗欣言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参加了2013哈佛大学领袖峰会(HSYLC)。这次活动,可谓是一场学术、社交、东西方思想碰撞的盛宴,60余名哈佛大学学者、教授、在校学生与300名来自全国的优秀高中学生深度融合在一起。八天时间里,我迅速融入全新的环境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社交网络,感受到浓烈的学术氛围,深度参与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让我对课堂以外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我一直在思考:“未来的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应社会的需求?”
申请参加峰会是对知识构架、广阔视野和心态的检验。记得是在5月,Hsylc面向中国全体高中学生开放招生。通过学校推荐,按照峰会的要求,在填报申请的同时要提交峰会指定写作2篇开放式作文及1篇命题作文。譬如,800字开放式中文作文是挑选一个你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假想如果你拥有足够的金钱与权力,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800字英文开放式作文题目则是“当世界在睡觉。英文作文命题为:假如你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你会写什么?你所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你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这些作文题目看似空泛,实则是申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它直接考察了申请人是否关注当代突出的社会问题,偏重于挖掘他们的思想抱负以及生活、学习态度。目光长远,思想深刻,关注时事,乐观积极,热情洋溢,勇于挑战……这些素质是Hsylc所看重的。相反,在校学习成绩并没有直接纳入考核标准之内。这一点更让我们明鉴峰会对综合素质的强调。
然而真正身处峰会中,那些蜂拥而至冲击心灵和头脑的体验才体现了峰会的核心和精髓!
峰会让我学会了着眼于全体而不囿于细谨。峰会让我们进行大量的阅读,获取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信息,带着信息到课堂进行讨论。这正是中国青少年所缺失的,又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大局观的人。
HSYLC此举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大量的信息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培养大局观。
与会者在暑期阅读原版英文教材后,带着自己的观点来到峰会课堂。在课堂上,哈佛授课人鼓励学生去独立分析、辩论,以及质疑授课老师的观点。课堂沿袭美国学校的一贯传统,学生围坐成一圈,老师在中心授课。特别的是,HSYLC准许学生在课堂任意时刻举手示意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构成了开放式探究的课堂。美国人希望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提高寻找问题、获得答案的能力,并且在通过学生讨论的环节无形地提升大家的社交能力。
学术探究课程之余,我们会参加各种丰富的课外活动2013年,主办方邀请到电子商务第一人吴声、著名作家九把刀、环保摄影师吴志农等。哈佛大学本校学生的在校核心体验之一,便是常年不间断地聆听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赴哈佛校园公开演讲。HSYLC举办每日嘉宾讲座,正是坚信这种思想的碰撞将为与会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最精彩的莫过于hsylc学院制宿舍文化。我们将会根据自己所填写的信息被分成十二个队伍。峰会的开幕仪式同时也是揭秘每个学生进入哪一学院的分院仪式,每个学院都代表一种西方文化传统中最被颂扬的美德精神,它们贯穿这一学院在峰会期间的所有活动中。HSYLC的十二个学院将在运动会、主题活动、海报设计、talent show 等活动中一争高下。就像在哈佛校园一样,HSYLC的学生们也有许多机会与担任学院院长的哈佛授课人一起用餐、交流、游戏、完成挑战任务。学院的分配激发了每个人对胜利的渴望,让亲身参与到挑战中的我们拥有无穷的斗志。
峰会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活动。Mission 300,三百人集体挑战,向全体峰会师生提出一个需要全体协同才能完成的大规模挑战任务,每一个人的参与都和任务的最后成功息息相关。今年,我们完成了在体育馆的地板上拼出HSYLC 2013 beijing 的图案。
通过这些社交活动,我们体验到哈佛校园生活中的核心一环,即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迅速融入并建立自己独特的社交网络。如同今年来到北京的哈佛大学的招生官所说,哈佛大学领袖峰会给予我们一个平台,一份资源,让我们体验到美国式教育开放、自由的一面。
回到最开始我所提出的那个问题:未来的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应社会的需求?答案不言而喻。有人曾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也是我们这一批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人的世纪。不灭的求知渴望,非凡的交际能力,卓越的领袖才能,这都是奠定我们树德人光明未来的基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地在学习生活中锻炼自己,升华自己,着眼细处,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