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1

    ——记者专访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

    四川2011新课改高峰论坛将于今日上午召开,来自北京和我省的知名课改专家、省内各高中校长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四川新课改,为四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献计献策。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我省新课改省级样板校——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了解该校在新课改进程中的经验得失。

    记者:树德中学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在新课改的进程当中,如何植根学校文化,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陈东永:树德中学建于1929年,学校始终坚持“树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坚持“树德广才”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树德务滋”的德育文化和“广才务实”的教学文化。

    为了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我们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关注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非间断性、变化性及其发展的方向性。用学校文化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并引领教学变革。

    随着新课程的有力推进,学校领导需要深度思考校本课程建设,我们的实践与反思是,紧密依托自身实际,不断释放学校的文化活力,努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优化学校课程品质,积极彰显教学的艺术之美和生命力量。

    记者:四川实施新课改后,学校又实施了哪些举措来推进?

    陈东永:作为国内的著名高中之一,树德中学将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精神,以高中新课改为契机,加强校本选修课建设,在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同时,努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路径与方法。今年秋季,学校设计并开发了以“卓越人生”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学习力课程、实践力课程、创造力课程、领袖力课程,其目标与价值就是指向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物和领袖人才。在此,我们开设的校本课程——“卓越人生”讲坛值得一提。“卓越人生”讲坛是领袖力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袖力课程重点指向于学生思想境界、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领袖素养的培养。

    记者:“卓越人生”讲坛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您认为这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陈东永:我们开设校本课程——“卓越人生”讲坛,邀请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士、领袖人物主讲他们的人生故事,分享他们的知识智慧、人生追求、精神气度和杰出成就。该课程是一门人生学习与教育的课程,“卓越人生”指向于未来,也指向于当下,其价值起点是激发每一个学生向上、向善的强烈愿望,努力使自己学习、奋斗与追求的过程“卓越化”,从而不断超越眼前、超越自己,获得最大的进步、最好的发展。在引领学生实现从知识到思想、从精神到人格、从道德到信念的“完整”成长的同时,鼓舞学生立大志、成大器,培养学生的领袖素养,为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卓越人才打下最坚实基础。

    记者:据了解,研究性学习在贵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您能

    简要地介绍下吗?

    陈东永:学校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在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实施,每周两课时和假期进行。今年,单树德中学光华校区高一年级学生,就开发出126个课题,内容涵盖时政、社会热点、文化、交通、商业、民风民俗、娱乐等各个领域。如《“360与腾讯之战”引发的思考》、《“空巢老人”现象调查与反思》、《成都之“堵”》、《性格与命运》、《公众人物和虚拟人物对课改后的影响》等等。

    当然,学校不会要求学生研究的问题有多深,不以获奖不获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评判标准,学校更看重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锻炼自己、了解社会。学校看重的是学生参与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应该为学生的将来奠定基础,学生必须立足于综合素质的发展才有竞争力。对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对未来社会的模拟,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您认为树德中学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的?

    陈东永:2010年9月,树德中学现已形成“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宁夏街校区、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两年后,树德中学三校区在校学生人数将近10000人。所以,学校下一阶段的办学首先是要确保三个校区高水准的教育质量,为成都人民奉献最一流的高中教育。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全力带动树德中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的共同发展,打造优质教育联盟,在更大范围内为成都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迪实习生张菲菲